XSign in by: Email Mobile
带专利 厂家现货直供喝水柠檬杯活力瓶韩国水杯榨汁机杯子
Number | Unit-price | Total | |||
I want to buy: | × | 12.0 | = | 0 |
A new item has been added to your Shopping Cart. You now have items in your Shopping Cart.
Related items
东北网齐齐哈尔2月20日讯 市场上的果汁饮料原本是许多人都爱喝的饮品,但或多或少都会有色素和添加剂在里面。能喝上一杯新鲜果汁是何等享受的事情,但是对于正在上班的人群来说除了去甜品店购买现成的,基本没别的办法。现在流行一款新型的杯子——柠檬杯,可以放入任何柑橘类水果,让忙于工作的朋友随时榨汁,喝上新鲜的果汁。
昨日,记者在采访时发现了这个“榨汁神器”,底部有个单独的尖锐的格子,由一个透明的盖子包裹。喝水之前,先将杯子倒过来,将半个柠檬在尖锐的网格榨汁,把柠檬留在里面,盖好盖子后,把杯子正过来,从正面往里面倒水,就可以喝到新鲜的果汁了。杯子的主人宋女士告诉记者,这种杯子现在网上和实体店内卖得都非常火爆,价格在140元到200元之间。真正的健康,莫过于自己亲手调制出来的,享受真正100%新鲜与健康的果汁。柠檬杯是一个非常方便动手调制果汁的设计,它将喝水变得更为有趣,也将榨汁变得更为简单。
热衷网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,“这种柠檬杯子在她的朋友圈中很流行,健康生活从每一杯水开始,多喝柠檬水还可以美白,自己已经有一个了,打算再给妈妈买一个。”
喝新鲜柠檬水补充维C和一天内身体所需水分?记者从国内多家知名网购网站看到,一种可榨汁柠檬水杯被称为“健康杯”广为热卖,杯子的材料介绍不约而同提到了“全部采用最新‘共聚酯’材料”。对此,专家提醒,这种材料不能遇高温和酸碱,但记者随机采访发现,多数人使用该杯子喝水时会使用开水。
市场探访
“柠檬水杯”材质采用共聚酯
常见价位为每只120元-200元
昨天,记者从淘宝网搜索“柠檬水杯”时,立马出现194个同类商品,其中以塑料材质和双层玻璃水杯为主,塑料材质均注明采用最新“共聚酯”材料,多数网店注明产品为韩国原装,价格却相差甚远。
记者看到,这种“共聚酯”材料的柠檬水杯,底部有个单独的尖锐的格子,由一个透明的盖子包裹。喝水之前,先将杯子倒过来,将半个柠檬在尖锐的网格榨汁,把柠檬留在里面,盖好盖子后,把杯子正过来,从正面往里面倒水。
在各家网店内,比较常见的价位为每只120元-200元,而100元以下的也不少,“这种杯子我看了很久,最先出来的就是塑料杯的版本,最贵的卖到200多元。”热衷网购的刘女士告诉记者,这种杯子在她的朋友圈中很流行,“年轻人爱美,多喝柠檬水可以美白,多喝水对身体健康也有好处,理念的确比较健康。”
本地调查
八成使用者会往塑料杯倒开水
即便聚乙烯材质,也建议不要加热
记者随后在各大超市及杯子专卖店走访发现,目前与该材质类似的杯子外形都比较简单,价位在100元/只左右,比“柠檬水杯”实惠。
“这种柠檬水杯卖的是创意,安全性未必就好。”一大型超市内某品牌销售人员告诉记者,生活中,不管是泡什么茶,80%的杯子使用者会直接往塑料杯里倒开水,“因此水杯首先要耐高温。”
业内人士告诉记者,不管是哪种塑料水杯,合格产品必须在杯底部分注明材料。塑料瓶底三角形内的数字7一般表示PC材料,俗称聚乙烯,一般能承受140摄氏度的高温,生活中常见的物品包括水壶、太空杯、奶瓶等,“不过,仍然建议使用时不要加热,不要在阳光下直晒”。聚乙烯和共聚酯本质上都是塑料,但共聚酯遇高温易分解,聚乙烯则要稳定得多,安全性更高。
专家说法
“共聚酯”要避开高温及酸碱
分解出成分对肝肾存潜在隐患
市场上销售的“柠檬水杯”,价格参差不齐,会不会存在安全隐患?昨天,记者采访了扬州大学化工学院景崤壁教授。
景教授告诉记者,从水杯的介绍来看,“柠檬水杯”使用的是“共聚酯”的材料,“‘共聚酯’其实就是塑料,而且‘共聚酯’在有机化学中是比较脆弱的成分。”景崤壁表示,因为其在遇到高温、酸和碱的情况下,会分解出小分子。
景崤壁解释到,共聚酯是一个大概念,其中还有不少具体的“聚酯”品种。如果是共聚乙醇酯,分解后的小分子内含有乙醇,这对人体的伤害要小一些;如果是共聚甲醇酯或邻苯二甲酸酯类的成分就不太好了,分解出来的成分将是甲醇或塑化剂,这些成分如长期堆积在体内,对肝肾功能存在潜在安全隐患。
“其实对于塑料杯来说,最好都不要和高温、酸和碱接触,特别是这个杯子不少人用来喝柠檬水,柠檬内是含有柠檬酸的,那么杯子中的小分子有可能就被分解出来了。”景教授表示,同时,这种杯子也不能用来装开水,高温和酸起到的作用是差不多的,“尤其要提醒的是,千万不要用这种塑料杯装苏打水这样的碱性水体,因为聚酯类的成分会和碱发生皂化反应,分解的程度要比遇到高温和酸来得更为强烈。”
Update time: